- 科普头条
- 食品·健康
- 军事·论剑
- 天文·地理
-
-
来自南半球的黑天鹅 “反季节”养育宝宝
话说在17世纪之前,欧洲人一直坚信天鹅都是白色的。随着第一只黑天鹅在澳大利亚被发现,这个不可动摇的观念崩溃了。后来,“黑天鹅”这个名字被赋予了除物种意外的含义,即寓意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着一切。人类总是过于相信经验,而不知道一只黑天鹅的出现就足以颠覆一切。
01-18 12:52接种疫苗后也要谨慎行动
近日国内一些地方出现了疫情反弹,国际上也出现了病毒变异。这说明,接种疫苗并非让每个人百毒不侵,或者能百分百地让人免遭病毒入侵,因此谨慎行动是必须的。接种后即便能产生保护性的有效抗体浓度,也需要在按种后一段时间内才能产生。
01-18 09:55煲碗莲藕淮山汤 缓解冬天皮肤干燥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教授蓝森麟推荐一款食疗方,用莲藕淮山煲汤以助补益气血、润肤养颜,具体做法如下—— 食材:莲藕1000克、鲜淮山250克、花生仁100克、猪蹄2只(约750克);
01-18 09:40北京:8万余名“快递外卖小哥”接种新冠疫苗
从今年1月1日起,北京市全面启动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目前,全市共运行疫苗接种点205个,截至1月16日24时,全市已有170万人接受了疫苗接种。外卖小哥张卫鹏是昨天上午参加接种的一员,平时他在天通苑、立水桥一带送外卖,每天要跑150公里,最多送40单外卖。
01-18 09:40国内高校首只克隆猫“平安”诞生
” 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成员精简并改良了体细胞克隆方法,使整个实验流程从传统的36小时缩短为5小时,用时缩短6倍。本批实验共计制作体细胞克隆胚胎89枚,移植到7只代孕母猫体内,其中3只代孕母猫妊娠,妊娠率达43%。赵明辉介绍,猫体细胞克隆在濒危物种保存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01-18 09:39如何走出新兴污染物治理“死循环”
人类胎盘中发现微塑料颗粒,二甲双胍的自来水消毒副产物具有潜在公共卫生安全危害……近来的一些报道表明,新兴污染物越来越醒目地出现在我们身边。” 在孙倩看来,城市人口密集,污染排放集中,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受纳人类排放的新兴污染物,是新兴污染物进入环境的重要途径。
01-18 09:39揭开钙钛矿薄膜“埋藏的秘密”
“2018年,我们联合团队通过卤化铵上表面钝化技术创造了反式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世界纪录。朱瑞认为,“分子渗透现象进一步反映了钙钛矿薄膜软晶格的性质,这一结论将进一步为高效钙钛矿钝化材料的设计提供灵感。
01-18 09:34没有土壤哪来生命
土壤是现存物种最丰富的栖息地之一。更令人惊讶的是,迄今为止,土壤几乎没有被列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战略中。土壤生物多样性监测和保护可以支持实现和跟踪许多可持续性目标,例如气候、粮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01-18 09:34海草可清除废塑料
一项研究近日指出,水下海草场可以捕获、提取海洋塑料废弃物,并将其带到岸边,从而帮助清除海洋里的塑料垃圾。为了评估海草在捕获和清除海洋塑料中的作用,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的Anna Sanchez-Vidal和同事,对2018年至2019年在西班牙马略卡岛4个海滩的海草垃圾中收集的塑料废弃物进行了测量。
01-18 09:342020年冬季流感水平与夏季一样低
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和为对抗新冠进行的封锁,似乎阻止了其他呼吸道病毒的传播。世界卫生组织根据上月末收集的全球监测数据,发现北半球的流感活动处于“季节间水平”,也就是说与普通夏季一样低。
01-18 09:34微小太阳辐射变化促地球进入冰河期
大西洋径向翻转环流(AMOC)是南北半球物质与能量的主要传送带,但南半球的过程如何影响AMOC冰期间冰期的形态变化尚不明确。论文主要作者之一、兰州大学教授张旭表示,“这一新发现让我们对冰期发育的动力过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01-18 09:34《中国科学数据》:从根源唤醒沉睡的数据
为更好地盘活数据、推动数据共享、提高数据出版速度,《中国科学数据》制定了两个审核阶段,第一阶段是预出版,第二阶段是同行评议。” 截至2020年12月底,《中国科学数据》已经正式出版了专题特色数据集17期,期刊出版与论文发布合计约335篇,数据总量达到762.86GB。
01-18 09:34增量配电改革:“棋子”成“弃子”?
最近,“14家单位联名上书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提出落实增量配电改革的八条建议”这一消息不胫而走,又把增量配电业务改革推到了风口浪尖。在他看来,如果包括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的相关体制机制问题在内的“硬骨头”没有实质性突破,新一轮电力改革将成为“鸡肋”。
01-18 09:34 -
8例犬经心尖夹合器瓣膜修复术首获成功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联合美国密苏里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等,共同在《兽医科学前沿》发表了世界首次8例犬经心尖夹合器瓣膜修复手术。经心尖夹合器瓣膜修复手术虽然有一定操作难度,但不需要体外循环,不需要心脏停跳,能有效改善二尖瓣反流。
01-18 09:34关节扭伤后,选热敷还是冷敷?
热敷治疗应主要用于急性损伤的后期和慢性损伤。如果踝部扭伤已超过24小时,应改用热敷疗法。此时热敷能缓解疼痛,减少肌肉痉挛,增加损伤部位血供,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愈合。
01-15 17:48川贝蒸雪梨是治疗宝宝咳嗽的“灵丹妙药”吗?
对证服用川贝蒸雪梨,可有助于缓解儿童热咳症状,但仅为辅助的办法,家长不可盲目“以食代药”。若无改善或症状严重,有发热、气促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01-15 17:41病毒变异了,新冠疫苗还管用吗?
病毒变异是很多传染性病毒共有的特点,并非新冠病毒独有。我们不能完全掉以轻心,亦不可过度惊慌。做好常态化防疫是关键——早发现、早隔离、勤洗手、勤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必要场所佩戴口罩。
01-15 16:29 -
冬天的“大鱼大肉”会影响药效吗?
一般来说,口服灰黄霉素时,适当多吃点脂肪性食物可促进吸收;口服脂溶性维生素或维A酸时,也建议适当多吃脂肪类食物。但是,缺铁性贫血患者则要注意,在服用硫酸亚铁时,应少吃脂肪类食物。
01-15 16:24窃蛋龙不是“贼”,“偷蛋罪”不成立
2021年初,云南大学教授毕顺东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期刊《科学通报》发表了一篇论文,为窃蛋龙类正名。这组化石还传递出一个有趣的信息:正在孵蛋的可能是一只雄性的窃蛋龙。
01-15 10:43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同步实施,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大江大河的生态治理关乎经济社会发展,承载着百姓生活更加美好的期待。2017年,常熟市明确沿江生态经济圈的规划,改变铁黄沙的发展定位,提出建设以铁黄沙、长江岸线和水域为主的生态经济圈,把铁黄沙打造成长江生态岛。
01-15 09:56工信部:将建30个5G全连接工厂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量质并进,新模式、新业态大范围推广,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01-15 09:55实现碳中和森林作用大
近日,国家林草局生态司气候处三级调研员张国斌既忙碌又兴奋:“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了到2030年的新目标,其中,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刘东生说,同时林草部门还将提升草原、湿地碳汇,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01-15 09:53 -
丘成桐:在本土培养一批一流学者好的数学家一定要有伙伴
日前,清华大学推出“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据介绍,“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将发挥学术大师的育人作用,清华大学将为通过该计划录取的学生配备一流师资、设置一流课程、提供一流环境。
01-15 09:52中外科学家联合发布巨幅宇宙二维天图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北京时间1月14日,国家天文台北京-亚利桑那巡天(BASS)团队和暗能量光谱巡天(DESI)国际合作项目团队联合发布最新巨幅宇宙二维天图,为即将开始的新一代宇宙学红移巡天铺平了道路。在构建的巨幅宇宙二维地图中,国家天文台联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开展的北京-亚利桑那巡天贡献了北半球的星空。
01-15 09:51送你一份天象日历,请来天幕剧场看戏!
2021年“天幕大戏”精彩纷呈,流星雨、行星合月、超级月亮、日月食等轮番上演。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和历算专家筛选出一份“2021值得期待的天象日历”,并从中重点推荐8场最有“看点”的天象,感兴趣的你不容错过。
01-15 09:49欧阳自远:有个性的嫦娥12345,如何不重复美国探月路?
1月13日,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在国家天文台做2021年度新年报告,题目为《承前启后的嫦娥五号》。嫦娥五号带回的2千克月壤中,可能就包含最年轻的月球玄武岩,改写人类对月球演化的认知。
01-15 09:48
∨∨
∨
∨ -
-
-
当肿瘤免疫治疗遭遇不良反应,如何转危为安?
肿瘤免疫治疗的兴起,为人类攻克癌症带来了曙光。其中,PD-1药物免疫疗法是通过阻断PD-1信号通路,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PD-1药物免疫疗法在肺癌治疗领域,已经成为继手术、放化疗之后新兴的有效治疗方法。
01-15 20:18新研究: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有助于缓解2型糖尿病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日前发布公报说,该机构参与的一项国际研究发现,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有助于缓解2型糖尿病。参与研究的约书亚·戈尔登贝格说,该研究是首个检验成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评估对2型糖尿病缓解率的系统研究。
01-15 10:17“全民健身 活力中国”智跑城市系列赛漳州站举办
本次比赛设置团队组和家庭亲子组等近千人参与,活动采取分批、分时、分赛的出发形式,运动员分批次抵达赛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保障参赛活动的人员安全,严格进行体温检测,合理组织。
12-27 10:202020年“智跑回天”城市定向赛成功举办
根据参赛人群的各自特点,此次活动共分为成年男子组、成年女子组、团体组和亲子组四个组别;在活动的线路设计上着重体现回天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之美。
12-20 20:01首药控股刘志华:做出患者用得起的创新药
谈到做新药,人们常说的就是“10亿美元、15年时间、九成失败率”的成本。刘志华心中始终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够成长为掌握新药研发全过程的科研人才,希望自己的工作能为中国医药事业的进步作一点贡献。
12-16 16:58这个冬天,到长春体验“都市冰雪”!
长春冰雪优势得天独厚,地处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是“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长春市将借2022冬奥会在北京举办的契机,以冰雪为媒,广发“朋友圈”,加强城市联动,促进交流合作,为全民上冰雪提供条件。
12-08 17:59权威专家科普!带走马拉多纳的心梗,可以这样预防
11月26日,叙利亚西北部伊德利卜省宾尼什镇的废墟上,叙利亚画家阿齐兹·阿斯玛(Aziz Asmar)正在为逝世的“球王”马拉多纳画像。资料图:2021-01-19,北京奥运会男足第二场半决赛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球王马拉多纳到场观看巴西、阿根廷遭遇战。
11-27 10:28中国核学会近距离治疗与智慧放疗分会成立
为推动我国近距离治疗和智慧放疗的发展,加强行业内技术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放射治疗和近距离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影响力,经中国核学会批准,中国核学会近距离治疗与智慧放疗分会成立大会于9月19日在北京召开。
09-23 11:20发力大健康产业 美大益生菌研究院成立
2020年,美大控股集团正式发力美大健康产业,将大健康产业纳入长期发展目标,以“让生命更健康”为发展愿景,以生物科技为主体,益生菌康养产品、人工智能为两翼,实现“自然和谐,人人健康”的创业初心。
09-21 17:192020“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张家口开跑
初秋九月,天高云淡,秋高气爽。今天下午,2020年“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在河北张家口市桥西区元宝山村举办。
09-04 20:22 -
健康有我之“我身边的战‘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网络原创作品征集活动” 获奖名单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行动,举国全民投入,社会各界助力。冲在最前线的不仅有我们卫生健康系统的战士们、研究一线的学者们,更有守护着人民健康的广大基层群众,用实际行动写出了一幅幅不朽的战役篇章。
07-30 15:36今年“三伏”40天,“苦夏”之时怎么吃?
7月16日进入“三伏”中的“头伏”,全国多地即将开启“蒸烤”模式。薏米赤小豆粥、绿豆百合粥、荷叶绿豆粥、冬瓜莲子粥、冬瓜芡实汤等都是补气清暑、调理脾胃的不错选择。
07-15 11:23疫情期间居家学习 考生备考饮食攻略请查收
从6月17日开始,北京市各学段的学生又“回归”居家线上学习模式了。很多初高三家长发愁,居家学习给孩子吃什么?考前这个时间要不要给孩子补补营养?今天,小编给各位家长带来了一些“考前饮食建议”,快来看看吧!
06-22 16:19 -
【世界献血者日】一文看懂献血、输血与骨髓捐献
6月14日是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World Blood Donor Day),今年的主题是“安全血液拯救生命”,口号为“献血,让世界更健康”。疫情期间,青年学生、干部群众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抗击疫情,纷纷无偿献血战“疫”,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06-14 07:00北京市疾控中心:出现四种情况应立即去发热门诊排查
从4月30日开始,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由一级调至二级。那么,这期间市民去医院看病应该注意什么呢?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后该怎么办呢?
05-16 09:21阜外医院开展疫情期间肺动脉高压患者关爱活动
每年5月5日是国际肺动脉高压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开展了“多学科联动”肺动脉高压大型医患交流会。会议采取线上直播,现场互动的方式进行。
05-06 11:12湖北多学科医生线上公益门诊开启
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等湖北省多家医院的近40名医生联合开展的线上公益门诊在大姨妈平台正式上线。
02-08 10:10中国药学会药学科技志愿者倡议: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我们在行动
2.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做好药学服务工作,指导医护及患者安全合理用药,科学引导公众防疫意识,加强抗击疫情正面宣传,做好舆论正面导向。3.及时总结报送药学科技志愿者在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阻击战中的感人事迹,树立志愿先进典型,凝聚正能量。
02-04 10:34澳美科学家培育出抗登革热病毒的转基因蚊子
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科学家普拉萨德·普拉德卡博士介绍说,研究团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的最新成果,成功对埃及伊蚊进行了基因改造,使其感染和传播登革热病毒的能力显著降低。据介绍,此前已有科学家尝试对携带登革热病毒的蚊子种群进行基因改造,以使它们对病毒产生抗性,但这些方法通常只能针对一两种登革热病毒,预防病毒传播效果有限。
01-19 09:15 -
2019年健康快车停靠7省8市 完成扶贫复明手术8800余例
12月17日,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2019年度表彰活动在北京举行,发布2019年度工作成绩。截止到12月16日,健康快车火车医院项目已完成扶贫复明手术8871例。
12-17 15:13澳研究人员发现可预防结直肠癌的化合物
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南十字星大学和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实验中给患有结直肠癌的小鼠服用了这种化合物,并通过质谱技术追踪化合物中的溴来研究其在小鼠体内的代谢过程。研究人员表示,希望能基于这种海螺化合物来开发一种新药,用以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
09-03 08:47新研究称自闭症诊断正变得“边界模糊”
《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卷》刊载的一项新研究说,过去50年中,自闭症确诊人群与普通人群之间的差异在缩小,照此趋势发展,自闭症诊断的边界将变得过于模糊,以致失去意义。莫特龙说,这意味着自闭症患者和普通人群正变得“越来越相似”,自闭症诊断的边界可能会因为“过于模糊而失去意义”。
09-03 08:46
∨∨
∨
∨ -
-
-
一个“创客团队”的时代之思——来自“我们的太空”创新实践中心的报告(下)
近年来,“我们的太空”不断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朋友圈”:邀请刘洋、王亚平等航天员担纲“航天晨语”主播,央视主持人海霞、康辉参与“周末心语”栏目;授予单霁翔、刘慈欣等名人“航天文化大使”,为航天打CALL,吸引院士钟南山、李兰娟等为航天人送祝福……不断凝聚更多力量,为强国梦、航天梦鼓与呼。
12-18 18:31让思想政治教育更“新潮”——来自“我们的太空”创新实践中心的报告(上)
瞄准这些目标,“我们的太空”团队里每天都在孕育发生着新的变化—— 团队成员李响负责航天舆情的分析整理工作。王欣阁、张磊以及团队其他成员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共识:信息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肯定不能还是老一套,必须有所改变。
12-18 18:30人工智能颠覆未来战争
在作者看来,人工智能以其独有的变革动因与时尚新标签进入决策视野,将极大程度影响未来战争的走向。该书以此为基础提炼出了未来战争技术与趋势的众多观点,对读者感悟从传统战争到智能战争的变革之道提供了科学参考,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及前瞻性。
10-29 09:22蓝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完成控制系统与二级游机发动机匹配验证
朱雀二号液氧甲烷中型运载火箭全箭总长49.5米,箭体直径3.35米,起飞推力268吨,起飞质量216吨,200km近地轨道运载能力6吨、500km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4吨。
07-15 08:56未来战机真的不需要飞行员了吗?
美国和澳大利亚联合研制的新型“忠诚僚机”首架原型机近日正式亮相。本期《烽火访谈》邀请军事专家、空军大校焦国力和中国科普作协科普演讲专委会副主任赵育青,一起畅谈未来无人战机,欢迎关注。
07-11 10:18智能无人机将如何改变未来空战格局?
美国和澳大利亚联合研制的新型“忠诚僚机”首架原型机近日正式亮相。本期《烽火访谈》邀请军事专家、空军大校焦国力和中国科普作协科普演讲专委会副主任赵育青,一起畅谈未来无人战机,欢迎关注。
07-10 10:18美军“女武神”没有起落架 如何完成起降?
美国和澳大利亚联合研制的新型“忠诚僚机”首架原型机近日正式亮相。本期《烽火访谈》邀请军事专家、空军大校焦国力和中国科普作协科普演讲专委会副主任赵育青,一起畅谈未来无人战机,欢迎关注。
07-08 10:17 -
人工智能会垄断未来空战吗
英国《空中力量》报道,11月初,受五角大楼重视的DARPA制定了空战改革计划,研发让无人机在由人类飞行员进行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空中格斗的人工智能算法。一些战斗机飞行员对DARPA试图用计算机人工智能垄断空战的努力感到不满。
12-16 16:14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航空开放活动将在长春举行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航空开放活动新闻发布会今天在北京举行。会上宣布,10月17日至21日,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航空开放活动将在吉林长春进行。
10-13 17:14 -
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科普行走进山东
在启动仪式上,高密一中、高密二中、高密至诚学校被联合体授予“全国航空特色学校”,同时,联合体向以上3所学校捐赠了航模、船模、科普书刊等。
09-25 09:43第二届全国国防教育竞技大赛VCR豪情播映
“通过本次全国国防教育竞技大赛,我们接受的是国防教育,赛的是一股不服输的拼劲。练兵打仗,只有时刻准备着,才能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力量。我是一个兵,一个大学生士兵。”来自江苏省东南大学射击队一队的“中华枪王”冠军李凯这样说。
09-21 12:47触摸大国重器 感受中国力量——军事科技嘉年华即将登陆天津欢乐谷
活动包含“军事科技嘉年华”“亲子欢乐嘉年华”“街头魔幻嘉年华”“午夜狂欢嘉年华”四大精彩主题内容,并将于9月6日开始,拉开为期近两个月的狂欢盛宴。
09-05 22:30俄载机器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
俄罗斯航天集团27日发布公告说,载有俄第一个太空机器人的“联盟MS-14”飞船当天与国际空间站二次对接成功。俄罗斯22日发射“联盟-2.1a”运载火箭,将载有“太空机器人F-850”的“联盟MS-14”飞船送往空间站。
08-28 08:53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课程试点培训班在京举行
近日,首届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课程试点培训班在北京举行。此次培训由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指导,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主办,国防工业出版社协办。来自苏、鲁、鄂、甘、新、蒙、豫等7省(区)9所试点学校的30余名教师参加培训。
08-21 16:47中国民营可回收火箭发射侧记
从敦煌机场下飞机,一路驱车5小时,才能抵达中国民营航天企业翎客航天位于青海省茫崖市冷湖镇的火箭基地。而在距离基地厂房直线距离1.6千米外,翎客航天新建成的发射工位正静候该公司RLV-T5型公里级火箭的第3次发射及回收试验。
08-12 09:03国际军事比赛"海上登陆"项目障碍赛开赛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当地时间8月5日上午10时,“国际军事比赛—2019”海上登陆项目障碍赛在俄罗斯加里宁格勒拉开战幕,中国、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4个国家12个陆战班96名陆战队员展开激烈角逐,中国参赛队最终以9分01秒的成绩勇夺第一名。
08-06 16:06 -
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举行海军节活动 中国海军"海上登陆"参赛队官兵受邀参加
当地时间7月28日,俄罗斯迎来了第323个海军节。今年,正在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备战国际军事比赛—2019”海上登陆项目的海军陆战队员,也受邀参加俄军波罗的海舰队海军节活动。
07-29 18:41第2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直升机分队官兵荣获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
7月17日上午,中国第2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直升机分队授勋仪式在法希尔超级营地举行。11时,分队官兵精神抖擞、整齐列队,联非达团副联合特别代表、部队司令和参谋长共同为全部140名官兵授予了和平荣誉勋章。
07-18 18:10
∨∨
∨
∨ -
-
-
手绘科普插画:台风,暴力“舞者”打哪儿来?
台风的胚胎阶段是热带扰动,这种热带扰动往往也是一个小的涡旋或者对流云团,由零散的热带扰动不断组织起来;在发展阶段,台风不断吸收能量,对流不断向上伸展,中心附近风速不断加大,直到形成成熟的台风眼墙结构;
08-27 14:48航模冠军走进航空航天直播课
8月18日,学而思网校联合中科科技培训中心举行航空航天直播课,特邀航空工业爱飞客文化航空科普总监、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冠军戴琛走进直播间,以前沿视角和趣味十足的讲解,帮助广大中小学生领略飞行魅力,了解航空相关知识,激发孩子们心中的航空强国梦。
08-20 17:0440千米高空,科学家要放个气球当天文台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个新的项目,计划利用气球将一个2.5米高的望远镜送入平流层,构建一个空中天文台。吴庆文说,实验如果成功,科学家将继续发射卫星或采用更大的探测望远镜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08-17 09:41天文学家研究揭秘:类太阳恒星氦闪后可普遍产生锂元素
恒星中锂元素从主序经过红巨星、氦闪(红巨星上端)到红团簇的氦核燃烧阶段的演化。成果论文第一作者库马尔说,研究团队通过系统研究晚期类太阳恒星中锂丰度异常升高的现象,发现类太阳恒星经过氦闪后锂丰度异常升高的现象极为普遍。
07-07 10:08抹香鲸塑化标本大连展出 标本制作历时4余年
6月4日,参观者在《巨鲸传奇》特展中观看展出的抹香鲸塑化标本。近日,《巨鲸传奇》特展在辽宁省大连市金石滩金石文化博览广场开展。展览的主展品是抹香鲸塑化标本“洋洋”,于2016年在江苏省如东县洋口港搁浅死亡,后被送往大连制作成标本,标本制作历时4年多。《巨鲸传奇》特展以抹香鲸塑化标本为主线,共设置六个主题展区,观众可近距离感受深海巨兽的震撼之美。
06-04 17:34美国太阳望远镜发布首批高清太阳照片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弗朗斯·科多瓦说,丹尼尔·井上太阳望远镜未来还可绘制日冕内部的磁场,提升我们对太空天气的理解,提高对太阳风暴的预测能力。
02-02 14:39中国航天迎“超级2020”:发射计划超40次
记者17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019年,在102箭、492个航天器的世界航天发射版图中,中国航天以全年发射运载火箭34次的成绩再次占据榜首。“高”主要体现在发射密度上,2020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宇航发射有望突破40次,发射60余颗航天器,再创历史新高。
01-19 09:18美天文学家发现首颗在金星轨道内运行的小行星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日前发表公报说,该校研究团队利用设在帕洛马天文台的巡天相机“兹维基瞬态观测设备(ZTF)”,在太阳系内发现首颗完全在金星轨道内运行的小行星。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科学家汤姆·普林斯表示,这颗小行星可能因为与太阳系内的行星碰撞而坠入金星轨道。
01-19 09:17中科院在轨科学卫星健康运行未来继续发射
中国科学院2020年度工作会议17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透露,该院成功研制发射并在轨运行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中国首颗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中国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目前状态良好、健康运行。
01-19 09:17远望6号船完成首次大修改造增强测控能力
远望6号船在我国东海海域圆满完成船舶动力试航后,17日停靠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标志着这艘船长达9个月的首次大修改造圆满结束。远望6号船是我国第三代航天远洋测量船,2021-01-19正式交付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使用。
01-19 09:15中信银行北京分行送科普进校园
12月19日下午,中信银行北京分行主办的系列化公益科普活动“科学大讲堂”进入北京某小学,为该校200多名师生举办了题为“地震、火山和地球的奥秘”的讲座。
01-02 09:54 -
“太极一号”引力参考传感器:一切从“零”开始
中国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已顺利完成第一阶段在轨测试任务,这也意味着搭载在该卫星的核心测量设备“引力参考传感器”成功实现在轨应用。510所引力参考传感器的成功研制,也标志着中国在此类最前沿的航天高精尖领域开始发力争先。
10-15 09:01看清引力波的“旋转” 需要更灵敏的“眼睛”
此次研究预测,引力波在大质量星体附近不仅仅会发生传播方向的改变,随之而来的还有偏振面的转动和法拉第旋转效应。范锡龙回答说,对引力波偏振面可以发生转动的预测,主要基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因此探测到引力波偏振面的转动可以更加全面地检验广义相对论,是对引力波性质的全方位的认识。
10-15 09:01SpaceX有望明年初将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
2011年,美国的航天飞机宣告退役,NASA一直不得不依靠俄罗斯以每人8500万美元的成本运送宇航员往返空间站。他补充说:“我们希望在运送宇航员之前,至少连续进行10次成功测试,测试工作将于12月底完成。
10-15 09:00迄今最黑材料可吸收99.995%的入射光,有助发现系外行星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3日报道,中美科学家今天报告说,他们研制出了一种比之前最黑材料还要黑10倍的材料。新材料由碳纳米管(CNT)阵列制成,可捕获99.995%的入射光,是有史以来最黑的材料。
09-16 08:59 -
9月“天象剧场”:浪漫流星雨 团圆中秋月
9月将至,天宇精彩。天文专家介绍说,御夫座流星雨极大、海王星冲日、九月英仙座ε流星雨极大、中秋圆月等多部“大片”将在9月的“天象剧场”轮番上映。
08-29 12:49地球可能并非最宜居星球 系外行星或拥有更丰富生命
奥尔森团队使用由NASA开发的“火箭-3-D”软件,模拟了不同类型系外行星的可能环境以及气候和海洋栖息地。:“我们的研究旨在确定能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丰富和活跃生命的系外行星海洋。
08-28 08:55中国科学家领衔发现脉冲星自转状态突变导致星风云亮度变化
脉冲星及脉冲星风云系统的示意图,中间的橙色部分代表脉冲星(仅为示意绘制,天体大小不反映实际比例)。这是天文学家第一次观测到脉冲星自转状态突变导致脉冲星风云亮度变化的现象,为研究脉冲星自转减速机制、脉冲星磁场结构以及脉冲星风云的基本物理性质提供了重要的观测依据。
08-28 08:54“机器人航天员”太空首秀遇挫
按计划,携带“费多尔”的“联盟MS-14”号飞船应于莫斯科时间24日8时30分在国际空间站航天员的监控下完成自动对接。对接失败后,国际空间站俄罗斯区段负责人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表示,“联盟”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时发生以前没有遇到的特殊情况。
08-27 08:56火星生命可能也会“随风飘移”
据自然科研旗下《科学报告》近日发表的最新报告,欧洲科学家团队在地球的沙漠上开展了一项模拟研究发现:火星上有生命的微生物,或许也能够随风中的粉尘颗粒在火星上飘移。研究团队在贯穿阿塔卡马沙漠极端干旱核心区的两个区域,选取了3个采样点,一共采集到了23个细菌和8个真菌物种。
08-27 08:56银河系内发现大爆炸后“第二代”恒星
据国际天文学顶级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报》近日发布的最新消息,科学家在银河系发现一颗极其古老的“贫铁”恒星,距地球3.5万光年,属于138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后诞生的“第二代”恒星中的首批成员。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天体物理学中心天文学家托马斯·诺德兰德表示,该星看起来严重缺乏铁,如果将它的物质总量视为一个奥运会的游泳池,那么铁含量也就只占一个水滴。
08-14 09:17细菌们,到小行星上采矿去!
太空采矿能造福地球环境。” 泽亚表示,太空采矿具有巨大的经济前景,很多小行星富含金属,包括主要用于制造电子设备和其他产品的稀有金属,这些金属在地球上很难找到。根据他的设想,在将来的某一天,所有重工业和采矿业都要“移师太空”,地球上只进行与生活有关的活动。
08-14 09:15 -
我国公众13日可赏“圣洛朗的眼泪”流星雨
向流星许个心愿,是件很浪漫的事。天津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李梅丛介绍,英仙座流星雨活跃期为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下旬,流量大且稳定。天文预报显示,今年英仙座流星雨的流量极大预计出现在8月13日,持续时间比较长。
08-12 09:04美国新登月计划有何不一样
在人类登月50年后,美国航天局开始紧锣密鼓地研制新一代重型火箭和“猎户座”飞船,计划2024年前再次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登月计划分三部分 要实现这一套能多次往返月球的登月设想,“阿耳忒弥斯”计划包括三个部分:建造“门户”、建造前往“门户”的火箭和飞船、建造往返“门户”与月表的“摆渡车”。
08-12 09:04小星系“郊区”也有大质量黑洞
众所周知,像银河系这样的大星系中央存在大质量黑洞。据英国《科学新闻》周刊网站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最近对数千个小星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在小星系的“郊区”,也发现了数十个大质量黑洞“候选者”。
05-31 10:58火星北极下方发现大量水冰
据美国太空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称,他们偶然在火星北极下方1.6公里深处发现了新水冰,这些层次分明的冰和沙的混合物或是消失已久的古代火星极地冰盖的“遗骸”,该处可能是火星上最大的水库之一。
05-31 10:57
∨∨
∨
∨ -
- 全球最大飞机安-225成“网红”,有啥来头? http://flv1.gmw.cn.163gvb.com/soby/sobey/20200417/1587119595454_High.mp4
- 高超音速武器为何难以防御? http://flv1.gmw.cn.163gvb.com/soby/sobey/20200401/1585705869004_High.mp4
- 22年光辉岁月!“空中利剑”歼-10成长史 http://flv1.gmw.cn.163gvb.com/soby/sobey/20200327/1585288340669_High.mp4
- 战疫先锋AR/VR在军事领域有何应用? http://flv1.gmw.cn.163gvb.com/soby/sobey/20200320/1584682866040_High.mp4
- 3D打印助力战疫 如何变革装备生产? http://flv1.gmw.cn.163gvb.com/soby/sobey/20200319/1584601282466_High.mp4
- 人工智能助力战疫 AI如何影响未来战争? http://flv1.gmw.cn.163gvb.com/soby/sobey/20200318/1584511992361_High.mp4
- 科技助力抗疫 5G如何主导智能战争? http://flv1.gmw.cn.163gvb.com/soby/sobey/20200318/1584519025098_High.mp4
- 红外测温助力战疫 夜视技术如何成“第三只眼“ http://flv1.gmw.cn.163gvb.com/soby/sobey/20200318/1584519028829_High.mp4
- 北斗助力战疫 卫星导航如何成战场“千里眼” http://flv1.gmw.cn.163gvb.com/soby/sobey/20200318/1584519032859_High.mp4
- 无人机助力战“疫” 如何主导未来战场? http://flv1.gmw.cn.163gvb.com/soby/sobey/20200318/1584519037314_High.mp4